该文发表于2004年3月23日《人才市场报》,该文发表时标题为“二次创业:为何具有‘杀伤力’?”

 

 

二次创业:看上去很美 小心“滑铁卢”!

¾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 王明春

 

最近十年,中国的民营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1990年到2002年,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24倍,民营经济注册资金增长了58倍;2002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了五成,民企数量也占全国企业总量的半壁江山;在广东、上海等地,民营经济更是发展迅猛,广东平均每天就有207家民企诞生,上海也平均每天新增170家民企;刘永行、王均瑶、郭广昌等民营企业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并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追随者投身于创业热潮之中。然而,在民营企业风光的表面之下,却掩藏着鲜为人知的艰辛。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70%以上的民营企业在轰轰烈烈中诞生,又在轰轰烈烈中死去,其中包括沈阳飞龙、珠海巨人这样曾经叱咤风云的“大腕”级企业,而只有不到30%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迎来“第二春”。据了解,许多民营企业第一次创业非常成功,积累了可观的原始财富,但在二次创业中却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惨遭“滑铁卢”。在这种情况下,“看上去很美”的二次创业,却成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瓶颈”,更成为许多创业者心中“永远的痛”。

案例一:

广州安美化妆品公司是一家只有20余人的小企业,靠生产洗发水起家,走的是低端路线,在义乌批发市场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公司老总改变经营方向,转做高级薰衣草精油产品,虽然该项目的市场前景不错,但由于不熟悉高端市场,而且缺乏周详的发展计划,“安美”在接手精油项目一年后宣布倒闭。

案例二:

广东万家乐燃器具有限公司是中国热水器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具有无可比拟的融资空间,“万家乐、乐万家”的广告词也曾经风靡全国。但由于二次创业时公司高层在投资决策和品牌经营中的重大失误,这家企业在1996年就出现了3740万元的账面亏损,1998年被新力集团收购。

二次创业:为何具有“杀伤力”?

有人说,创业犹如一张单程车票,上车了就不能再回头,而且一旦上路,就意味着每天都将迎接新的挑战,每一站都是新历程的起点。对于创业的艰辛,许多创业者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靠着顽强的意志获得创业成功。然而二次创业的“重创性”却令其始料不及,并纷纷因此“落马”。那么,二次创业为何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资深顾问王明春介绍说,从概念上理解,一次创业是指建立一家新企业,并使新企业生存下来,同时取得一定的发展;而二次创业是指企业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发展。一次创业是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二次创业则是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

王明春提出,二次创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具有很多不同于一次创业的新特点。民企第一次创业,大多是抓住了短缺经济中的机会,通过“拾遗补缺”迅速做大。而二次创业之时,市场供求关系已由短缺转向过剩,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内部结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发展方向等也要及时转变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创业企业家来说,站在二次创业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企业发展该往哪边走?是否要放弃已运行成熟的家族制?是否还要依赖已经扎根的经营领域?如何进行由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

王明春强调,二次创业的实质是创业企业的一次战略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需要完成从生产型企业到经营型企业、从封闭型企业到开放型企业、从传统小生产到现代大生产的转变。二次创业有助于创业企业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然而这也正是二次创业的难点所在。

二次创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2003年底,“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决定》,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为民营企业又一次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产业资本迅速向国内转移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必须找准新的市场定位,迅速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立足大市场,确立大战略,抓住大产业,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那么,民营企业该如何突破二次创业的“瓶颈”?

关键之一:转变决策者观念

创业企业在二次创业中要进行制度规范化、资本股份化、队伍职业化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都要建立在企业决策者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对创业者来说,需要完成从“草莽英雄”向“现代企业家”角色的转变,完成由“人治”向“法治”体制的转变,完成由“经验管理”向“职业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上海尹氏园艺有限公司是成功实现转型的创业企业之一:在10年中,从创业初期几十人的家庭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120多名员工、绿化工程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的大企业。对此,公司董事长尹文元现身说法道:“企业要想在二次创业中获得成功,首要问题就是决策者必须更新观念。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往往凭着激情创业,而到了二次创业阶段,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创业者面临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而企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发展资金,但原有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都已明显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创业企业最需要的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的运作规则。”

关键之二:培育企业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分析指出,中国民营企业过去之所以能够赚钱,是因为具有廉价资源、员工吃苦耐劳等优势,但随着全球化一体经营进程的加快,国内的民营企业如果还是靠这些参与竞争,那么其赚钱能力最多仅能维持35年。通过二次创业重新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第一代成功的民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讯达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亦强深有感触:2003年初,一切“利好消息”都预示着互联网的春天将再次来临。“讯达网络”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兼并了一家以医疗保健为主的专业网站,大大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从而为二次创业打下了漂亮的“伏笔”。黄亦强谈道:“培养‘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竞争力,是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脉所在。因此,对企业家来说,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更要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竞争力。我们采用的是兼并发展的策略,通过并购,整合不同的资源,包括资产、技术、客户、人才等,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快速切入新的市场。”

关键之三:创新管理制度

福特公司、松下公司原先都是家族式企业,但随着企业创始人“核心”作用的逐步减弱,从原来绝对控股的决策者到相对控股的大股东,最后仅仅成为持股者,企业的发展却不断跃上新台阶,最后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许多世界名企的创业经历显示,在二次创业阶段,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并严重束缚着企业的发展步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摒弃创业初期仅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并逐步淡化创业者个人的作用,而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等,来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这样做,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二次飞跃。

上海翰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向龙显然十分赞同这种观点:“民营企业要做大,必须突破制度的障碍。许多企业家成功后不肯淡化或摒弃家族制,主要是怕‘外人’搅了‘和局’。而我却觉得‘空降兵’没什么不好,只要这个职业经理人有真才实学,能为企业创造好的效益,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了解更多理论、知识、案例等最新研究,

  请加微信公众号“FUTH企业创新发展”,

  免费获取复斯公司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微信号:FUTH-CXFZ

         地址:上海市浦东银城中路68号时代金融中心33楼、32楼  邮编:200120 

         电话:021-55951999、15300723386(业务咨询)  邮箱: futh@futh.com.cn

         Copyright©1999-2020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