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大型集团的产业体系长、尤其是每项业务或产品的生产一体化程度过高,导致科技体系构造时存在三大难点:
1.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复杂度更高;
2.科研管理、科技体系的组织管理,难度更大;
3.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循环,实现起来更难。
国外优秀企业尽管有些多元化程度也很高,但它们在每个产业上只拥有核心产业环节,在自制和外购间形成了合理边界——边界内是自己的产业实体,边界外是外部产业配套体系。因此,其科技体系基本上都是两级模式:集团或事业部层次的中心研究院(研究总部+地区总部),为整个集团或区域内所有产业提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产业内的工程技术中心,偏重在工程化阶段的产品研发。
这样,虽然产业进步是产业体系各环节的同步过程,但其负担的仅仅是某个环节技术进步,其余不是通过自我投资和自我管理方式解决,而是通过在合作网络中施加影响、通过最后的采购使得配套主体按其技术标准自我进步——通过市场方式由直接管理变成商务管理。因此其技术体系构造、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的融合、及相应管理等,都简省很多。
而我国企业产业体系过长、一体化程度太高,导致科技体系也必需体系很长、一体化程度很高。构造和管理这样的科技体系,现阶段无法直接学习国外的做法,是属于中国企业的特殊实践课题。(具体研究详见《集团科技创新体系构造:9个“1”工作框架》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