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建设:出现业务性问题(如进度/质量/成本等结果性问题)以后,基于业务问题解决需要,对组织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管理体系)进行诊断——目的是发现导致“业务问题”产生的“管理问题”,然后通过对已发现“管理问题”的解决,实现对“业务问题”解决。同时作为副产品,在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的内容范围内,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建设。
这种方式的优点:解决现实问题的速度快,针对性强,效果立竿见影;缺点:对未来的主动适应性差,新问题会频繁出现,且由于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不系统,应急建设方式的效果会逐渐下降(基于应急建设方式下的工作内容见图1)。

规范建设:按照管理建设的内在逻辑——建立和实施当前阶段的标准管理体系、过程中通过管理监控和管理评审保证当前阶段标准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并在新战略阶段到来之前,主动升级管理体系的标准、形成新阶段下的标准管理体系——有提前量的、系统而规范的建设完善当前管理体系。该种方式以管理体系的建设为直接目的,进而实现对未来问题的全面避免,同时作为副产品,也在过程中同时解决了之前已出现的现实问题。
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与应急建设方式正好相反(基于规范建设方式下的工作内容见下图2)。
通常情况下,规范建设方式应作为贯穿整个企业发展过程的常规方式,而应急建设方式只作为过程中某些特殊时段的临时采用方式——以快速解决某些突出的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