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价格差异是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地区之间转移的主要原因,我国多个行业、多个地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产业转移过程。在产业转移规律和背景下,身处其中的企业要能够把握和运用它来思考自身的竞争和发展问题。
五个发展阶段
从兴起到衰落,伴随产业转移此类企业一般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以插座生产行业为例):
第一阶段:深圳、东莞等地的插座生产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逐渐转产或消亡,慈溪等地的该类企业逐渐兴起。
第二阶段:承接地的生产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利润较丰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第三阶段:承接地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趋于下降;一些企业开始发展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其它产品;同时生产开始集中,出现十到二十家较大的生产企业。
第四阶段: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不得不转产到从事附加值较高的其它产品生产,淡出插座生产行业;未能顺利转产的,走向破产或被其它同类企业兼并。该阶段生产企业的数量开始快速减少,最终可能会形成两、三家较大的生产企业。
第五阶段:存续下来的两、三家生产企业也逐渐转产,淡出插座生产行业或转移到人工成本更廉价地区(包括国外);不能顺利转产的,可能最终走向破产。
处于第三阶段末、第四阶段初发展位置时,行业的竞争特点
第三阶段末、第四阶段初,是产业承接企业关键发展位置——既是前面几个阶段中最好的时候、也是后续阶段逐渐恶化的开始,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该阶段具有以下竞争特点:
-
该地区同类生产企业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较大规模的企业还比较多(一般会有8~10家)。
-
市场的地区雷同现象更加严重。由于相互间的示范效应,该地区同类企业的市场往往集中在同一个地区如欧洲,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地进行错位经营和差异化竞争(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因此为了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企业
竞相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
-
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成本优势赢利,价格竞争的加剧在不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盈利能力急剧下降。
在该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发展问题
该发展阶段决定其所处环境具有上述竞争特点,为此企业直接感受和将要面临的竞争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1.价格竞争的压力很大,利润率下降,影响企业的发展,继续下去还会威胁企业的生存;
2.如何回应价格竞争,并获取价格竞争的优势?
3.企业有效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公司?
在该发展阶段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思路
针对上述竞争和发展问题,该阶段可以采取的竞争和发展战略如:
降低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价格竞争能力。从规律看,价格竞争是必然趋势,且会愈加激烈。但从本地区该行业的发展阶段看,在该产品生产上还有发展空间,第四阶段可以发展、第五阶段也远未到来;加之该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实力,现在就考虑从该行业撤退不是最佳选择。既然如此,那么企业就只有积极的、主动的接受价格竞争挑战,并在价格竞争中取胜,从而在行业发展到第四阶段末的时候成为该地区两三家生产企业之一。
适当发展一到两个附加值较高、符合产业转移趋势的新产品。这需要建立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与主业间要形成良好的均衡和过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在第五阶段的主业退出作产业准备,但如果在第四阶段主业竞争不利,也可保证使企业不会处于过于被动的境地。
设计预警机制,做好细致规划。在时机成熟时,主动在下一个可能的产业转移地寻找合作伙伴,把生产转移到该地区;同时在当前主业上,企业可利用自己的品牌、市场准入证、市场渠道等,在更高层次上对产品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