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发表于2015年4月

《中国科技财富》

  该期刊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日报社主办

  该文发表时标题为“产业化‘四痛’”

 

 

产业化之痛:接不住,做不了,卖不掉,长不大

                ¾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赵春明

 

科研与产业不能有效结合,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严重障碍。早期推行的产学研联盟,是在社会范围内解决产研结合问题,实践效果不佳。现在,强调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将“结合问题”置于企业范围内去解决——其逻辑是认为企业一体化的组织体系能自然弥合产研之间的距离。但从实践看,“结合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明显解决: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成果的技术成熟度低(与满足产业化需要有很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形成不了产业规模)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

当前在有关创新发展和产研结合的讨论上,一方面是偏宏观,少微观;另一方面是对科研阶段和成果转化环节关注多,而对产业化过程关注少。因此从微观视角深入探讨产业化问题,已成创新发展实践的当务之急。

时下人们对创新发展只知创新之苦,不知产业化之痛——产业化之痛,痛之有四。

一痛:接不住

科研主体将技术成果转让或转移给产业主体(其它企业或企业内其它产业单位)后,因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与产业主体的工程化研究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产业主体无法进一步熟化技术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应用——“接不住”。例如,承接的是应用技术成果,而产业主体只具备中试阶段起点的研发能力,由此产生的技术成熟度差距就阻隔了产研的实际结合,致使产业化失败。

实践中常出现这种“差距”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是,产业主体对自身研发能力评估不足,承接了技术阶段过于靠前的成果。特别是当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或行业时,这种情形更易出现——误把其在原行业或原技术领域中的研发能力视作其在新领域中的研发能力,而高估自己。

另一种是,技术成熟度实际没有达到转让或转移时的要求。无论哪个阶段的技术成果,理论上讲,其成熟度都应达到对应阶段要求,但由于技术成熟度难以准确评估和验证,尤其是针对特定产业主体的资源、能力、条件和需求进行评估时,更极为困难。因此在购买或承接一项技术成果时,产业主体(很多时候也包括科研主体自身)往往很难准确判断。例如,某企业购买了一项声称已完成中试阶段的技术成果,但到了实际进行产业化时才发现很多方面其技术成熟度最多只相当于试验发展阶段的成熟度。(了解有关产研结合的基础认识等,详见《产研结合及其实践过程》一文。)

二痛:做不了

对生产制造条件要求过高,导致产业主体能接住的技术成果实际上也“做不了”。常见的情况是:

虽然承接的是成熟技术,但满足其要求的技术改造投资大、难度高。——导致产业主体难以决断坚行。

或者是,关键设备供应商少,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一些工艺设备需要全新设计和制造,寻找合适的服务主体困难,且过程反复、耗时费力。——导致最佳投产时机一再推延。

再者是,能提供配套生产的合格供应商少,形成完整生产体系困难;对工艺人员和技能型生产人员要求高,花费在人员招聘、培训上的时间和精力多;对所需的部分原材料有特殊要求,采购缺乏保障。——导致无法实现批产、稳产,成品率低、达标困难。

最终,针对该项技术成果的制造成熟度一直难以提高到应有程度,产业主体就算在技术上“接得住”,也会因生产制造问题而“做不了”。

事实上,如果技术研发工作不能与制造成熟度提升工作紧密配合,及时根据制造成熟度工作所反馈的情况优化并调整技术方向、工艺思路和技术参数等,那么出现上述问题几乎是必然的。(延伸了解技术成熟度与制造成熟度相关知识,请阅读《技术成熟度与制造成熟度》一文。)

三痛:卖不掉

按技术成果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产业主体“接得住、做得了”,但却“卖不掉”。

技术研发与市场工作缺乏结合,导致产品缺乏性能与成本的综合竞争力。当前,创新的两阶段工作模式——即先技术研发再成果产业化,使技术研发过程相对独立,虽然在立项之初也会进行市场分析,但方式传统且与市场结合的频度、深度不够;加之,技术路线和工艺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与成本,使得那些没能在一开始就与市场有很好结合的技术成果,到产业化阶段常常面临缺乏竞争力问题。优秀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时,一开始就通过各种方式把最终用户纳入进来,不仅产学研结合,更进一步到产学研用结合。典型的如“用户评测”方式、“众创”方式,以及各种早期的试产、试用、试销等,借此获得更准确的市场反馈,以便不断调整和优化技术成果,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寻求消费者价值最大化。

技术研发与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缺乏结合,也会导致商业模式缺乏整体竞争力。当前,越来越多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带着商业模式来的,孤立的产品本身已不构成市场竞争的基本单元,手机等互联网终端产品就是典型例子。而在创新的两阶段工作模式下,技术研发的同时缺少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的设想与指引,等到了产业化阶段,即便发现孤立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再想创新或升级商业模式已困难重重:需要改变或扩展原有的技术;需要形成与之配套的生产制造能力;需要提高商业模式成熟度。此三者一个比一个时间长,一个比一个不确定性强。——当产业主体面对这些行动障碍时,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四痛:长不大

产业化工作推进缓慢,迟迟达不到大规模运营状态、丧失发展机会,产业主体“接得住、做得了、卖得掉”,但却“长不大”。

产品投产之后的最大任务:大规模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而这两方面工作并不比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提高工作来得更容易,有时甚至更困难。由此导致很多创新性产品走不出产业化阶段,产业规模长期停留在中、小状态。

这其中,“产业化组织模式”是个让实践界长期头疼的问题。应用类科研院所自从1999年转制以来,至今仍未能走出这个问题的纠缠:在研究室(所)内进行产业化,虽然相对容易解决产研结合的早期问题,但做不大;而成立新产业公司(或拿到现有产业公司去),又存在技术不成熟、挫伤科研单位与人员积极性、缺乏发展后劲等一系列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同类企业或者新技术的出现,产业化速度慢不仅是“长不大”的问题,更是“活不成”的问题。例如,某企业几年前研发了一种电子薄膜,当时在市场上还没有同类生产企业;于是该企业专门组建了一个公司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但投产了三年还处于小规模状态;后来美国一家企业实现了量产,且成本只是其三分之一。当年国内这家企业就不得不转产了。

产业化之痛,痛及全局

产业化之痛,不仅痛在产业化阶段,更是痛在创新发展和产研结合的全局:

痛及成果转化环节:由于产业化阶段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企业对购买科技成果有疑虑,进而加剧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

痛及科研开发阶段:由于产业化阶段问题造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导致无法在企业内或社会内形成有效的产研循环、科研投入得不到回报和反哺,进而加剧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和不能创新困境。

从微观实践层面看,现行的两阶段工作模式是导致产业化问题和创新不畅问题的根本原因。当前,社会上普遍将创新发展障碍的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文化问题、激励机制问题、(知识产权等)法律环境问题、(中介机构等)技术服务平台问题,等等。作为宏观因素,上述问题及其所采取的相应改革措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可以预见:如果不进一步从管理科学层面深入研究创新发展工作的微观机理,并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发展工作模式,那么我国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发展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创新发展实践终会差“最后一公里”。

(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了解有关产业化问题解决思路,请阅读《产研结合的血脉:五个成熟度》一文。)

 

 

 

  了解更多理论、知识、案例等最新研究,

  请加微信公众号“FUTH企业创新发展”,

  免费获取复斯公司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微信号:FUTH-CXFZ

         地址:上海市浦东银城中路68号时代金融中心33楼、32楼  邮编:200120 

         电话:021-55951999、15300723386(业务咨询)  邮箱: futh@futh.com.cn

         Copyright©1999-2020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