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发表于2016年4月20日《光明网》经济频道要闻版 

 

产研结合:我们忽视了什么?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

 

近日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于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该政策是从激励角度解决“愿创新”问题,而实际创新发展仍需企业自身加大探索和改革力度,进一步解决“会创新”问题。“会创新”问题长期困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集中体现在“产研结合”这一创新发展的核心实践命题上。产研不能有效结合,不仅导致创新产业无法形成,更导致刚形成起来的创新产业无法持续发展,投入巨大,却昙花一现,稳不住、长不了、留不下。

 

上世纪90年代,转制科研院所迫于生存压力,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向市场找饭吃,从今天看,也算是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早期实践。从产研结合的组织模式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各个院(所)在二级业务单位下陆续成立多个产业公司,但多是生产销售主体,科研资源仍留在院所。由于产研难结合,缺乏发展后劲,加之分散发展、作坊式经营,到2005年前后这种粗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于是,大部分院所都被迫对子公司进行清理整顿,由院所本级集中实施产业化发展,并将科研团队打包进产业公司,尝试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但从近十年的情况看,产研结合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实际上,原科研团队一进入产业公司,很快就消解了(有些成为管理人员,有些成为生产和销售的技术支持人员),失去了研发功能。结果花费巨资形成的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投入运营后仍只是一代技术、一代产品,走不开、走不长、走不大;现在,有些院所针对重点产业化公司,重新在院所内成立相应的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等),试图对口支持,但执行效果很差——早期老模式下的产研结合问题依旧存在。与此同时,一些科研院所还在院所内继续梳理技术成果、寻找产业化项目,以及加强思考和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这一困扰已久的管理课题。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情形与之相似,只是起步更晚些。从早期由各科研机构和子公司分散创新发展,到现在尝试将下属科研机构里有前景的产业,连带相关科研力量(一个专业组、甚至整个研究室)拿到集团公司层面集中发展,再到在集团层面组建、新建技术中心。除产业放大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之外,产研不能结合、形成的产业不能持续创新发展问题,与科研院所下的并无二致。

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很多刚刚起步,企业组织尚处于以早期创业团队为主体的阶段,正经历着从产研混合到产研分化的组织发展过程,真正常态化的产研结合问题即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困扰——一些走得早走得快的科创企业,事实上已经遭遇了这个问题。未来,因国家鼓励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创业的政策效应,会有更多的新公司和创新产业出生,届时,产业后续发展如何不受产研结合之困、创新发展如何走出多轮循环,将进一步成为更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研结合问题的详细探讨,参见《产业化之痛:接不住,做不了,卖不掉,长不大》一文。)

产研结合的已有探索和新近努力,偏重在体制和机制层面,而业务和工作层面的规律和专业问题涉及太浅,一些堪称关键和实质性的内容——“三大结合被严重忽视了!

 

产业发展与技术周期的结合:不是所有“创新”产业都能创新发展

以原始创新技术标识的技术世代和技术链,从出现到被替代,创新空间、创新价值和发展速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在成熟阶段的中后期,由于核心技术和大部分边缘性应用技术在此之前已被实现,缺乏技术创新空间,且即便有所创新也难有重大商业价值或竞争力贡献,所以,产业不再适合创新发展,技术创新型企业不应将产业定位在或保留到这个阶段。

我国企业(包括转制科研院所)以前的创新发展,以模仿或微创新为主,形成的所谓创新产业从出生开始,实际上就已处于技术发展的中后期。这样所形成的产业,随着进入企业增加,客观上不太可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行竞争,只能拼市场、拼价格、拼服务,和一般民企相比,没有优势。因此,往往只能在出生的早期几年里可能获得较好的发展,随民企或专于运营的同类企业出现,便逐渐萎缩,甚至很快衰败。

产业所处技术阶段过于靠后,客观上缺乏创新发展空间,所以产研不是结合不起来,而是根本不需要或不可能结合。现在有些企业在对待这类产业的发展问题上,并没这样认识、更没有在企业内形成广泛共识,而是继续努力在错误的方向上:有些感受到传统竞争压力之后,自知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机制上做不过其它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以按照SWOT之类的经营思维,把创新竞争更明确的定位为该产业的竞争战略,于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如在院部或集团本级建立技术中心,加大产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探索等;有些则利用现有的技术进入其它产业领域,走技术同心圆型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即便走通了,新形成的产业还是处于技术发展周期的尾端,仍难逃当前产业的命运。实际上,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成本上升,定位在该阶段的产业,即便只想要一轮发展机会,也越来越难找了。

 

五个成熟度的结合:科研项目、产业化项目之上,还有一级项目

产研结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商业性创新项目得以实现的,创新项目的开展过程即是产研结合的过程。创新项目的目标不仅是形成有商业价值的技术产品,还要为规模化运营创造条件,形成相互匹配的制造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系等,所以其基本任务是提高五个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商业模式成熟度和组织管理成熟度。因此,产研结合的实质性工作是五个成熟度的结合。

当前的实践做法下,完整的创新项目被分成科研(或产品研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两类子项目,然后分项提高五个成熟度:产品研发项目(或科研项目)阶段,提高技术成熟度;产业化项目阶段,提高其它四个成熟度。这种两阶段工作模式,本质是成果集成工作模式,不适合确定性弱的工作,必然导致创新度较高的项目出现产研结合问题——要么科技成果熟化不够,要么产业化过程缓慢、放大能力低下。(五个成熟度的详细探讨,参见《产研结合的血脉:五个成熟度》一文。)

实际上,五个成熟度在提高过程中交互影响,需要相互参照和响应,必须采取过程集成工作模式,在并行方式下协同推进。这就需要将完整的商业性创新项目本身作为一级项目加以看待和实施,不仅要有一级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和项目组织,更要有以五个成熟度综合推进为内容的业务性工作,而不能只是项目管理。虽然项目过程也要分阶段,各阶段、各二级项目在五个成熟度提高的重点上也不不尽相同,但都要在一级项目的统合下进行,这样,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一个时点都是在实现产研结合、解决产研结合问题,而不是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推进时把工作和问题累积在一起。

科研资源配置在产业公司也好,配置在院部或集团公司本级也罢,抑或其它什么产业组织模式,如果不进一步在创新项目工作模式转变和项目管理上下工夫,不具体解决五个成熟度提高工作的实际结合本身,都不可能最终解决产研结合问题。

 

多条技术线与多条产品线的结合:创新发展模式升级及体系规划必须先行

我国很多具体承担创新发展任务的产业公司,技术和产品单一——依靠一项技术的创新成果形成某一产品,且后续仍主要想以该技术线的不断创新升级产品。而综合性科研院所和集团公司,虽有多条技术线和产品线,但彼此独立,互不结合。技术越走越窄,产业越走越衰。

多线结合,是当代产业创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即一种产品集成运用多项创新技术,依靠多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技术线和产品线过于单一,或缺乏多线结合,即便产研结合了也必然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竞争不力。即便有好的创新成果,与同时有多项技术创新的同类产品相比,仍将明显缺乏竞争力;第二,速度不快。即便每次产品升级只更新一项技术,技术线越多的,表现出的产品创新升级速度就可以越快——即使其在同样、甚至更低的技术创新速度下;第三,回报不足。技术成果只有用到更多产品上,才能有更高、更稳定的创新收益,以匹配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投入。这三个问题共同导致了科研不足以支撑产业、产业不足以反哺科研,相互增强的产研循环无法形成,花大力气形成的创新产业依然短命。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产研结合这类基础性问题上还没能很好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就应该只停留在单线结合模式上继续努力。实际上,这种情况经历一两次以后,科研人员与产业主体就会相互抱怨、彼此对立,科研不愿为现有产业科研,产业不愿为现有科研产业,结果越是想在单一技术线和产品线之间实现产研结合,产研结合反而越是困难。

缺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认识及其升级意识,是导致单线不能走成多线、多线不能走成体系的前提性原因。不同发展方式下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型不同,而当前很多试图创新发展的企业仍然在用传统发展方式下的基本模型——“产品-市场矩阵作指导,即通过现有市场渗透、新市场开发或推出新产品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在创新发展方式下,技术-产品矩阵是思考和指导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型,而产品-市场矩阵虽仍起作用,但只是第二位的。根据技术-产品矩阵,由低到高有11种发展模式,上面所说的实践做法只是其中的两种最低级模式(1-11+-1+)。只有不断向更高级的模式升级(最高级的模式是n+-n+),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的内在质量,才能逐渐从单线走成多线、从松散走成多线间的深度结合;也只有了解各种模式的优劣、洞悉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意图、选择更优的模式升级路径,才能在产业创新发展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开。

(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详细探讨,参见《产业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实践中各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参见《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几种典型实践及影响选择的因素》。

 

 

 

  了解更多理论、知识、案例等最新研究,

  请加微信公众号“FUTH企业创新发展”,

  免费获取复斯公司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微信号:FUTH-CXFZ

         地址:上海市浦东银城中路68号时代金融中心33楼、32楼  邮编:200120 

         电话:021-55951999、15300723386(业务咨询)  邮箱: futh@futh.com.cn

         Copyright©1999-2020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